《表2 不同方案下口门区最大流速指标对比》

《表2 不同方案下口门区最大流速指标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窄深河道急弯下游枢纽上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水流条件试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3)通航水流条件:不同方案下口门区最大流速指标对比见表2,优化方案3通航水流条件介于优化方案1与优化方案2之间。但优化方案1上引航道分隔墙较长,且占据主河道,施工难度较大;而优化方案3上引航道分隔墙仅较优化方案1缩短了41.5 m,引航道通航条件略有变化,口门宽度与微弯航段的适应性较好。虽然在口门区占主导作用的最大横向流速指标在敞泄临界流量以上仍超出规范规定,但超标区域的长度在5 a一遇流量时最大不超过40 m,见图9,可满足1 000吨级机动货船靠左岸水域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