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产量与粮食作物产量的相关系数》

《表3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产量与粮食作物产量的相关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79—2018年山西省粮食作物产量的动态演变》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粮食作物产量是由各种粮食作物的产量共同形成的。1979—2018年,各种粮食作物的产量变化与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选取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薯类(马铃薯和甘薯)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整体上玉米为高度正相关(r≥0.8),与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趋势有较高的趋同性;其余作物均为负相关,与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趋势相异或相关性不强。其中,谷子、高粱为中度负相关(0.5≤r<0.8);薯类为低度负相关(0.3≤r<0.5),小麦、大豆为极弱负相关(r<0.3)。不同时段内各种作物与粮食作物产量显示不同的相关性。2009—2018年,玉米为显著正相关(r>0.95),谷子为高度正相关(r≥0.8),薯类、高粱、大豆为中度正相关(0.5≤r<0.8),小麦为低度正相关(0.3≤r<0.5)。说明这一时段所有作物均呈现与粮食作物产量一致的趋势,玉米、谷子更为明显,其他作物略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