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推导PNEC所用评估因子(AF)的取值》

《表7 推导PNEC所用评估因子(AF)的取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江干流、嘉陵江和乌江重庆段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中,对水体中PAEs的生态风险评估参照欧盟适用于现有化学物质与新化学物质风险评价技术指南中的效应评价外推法[1]。首先,从US EPA毒性数据库(ECOTOX Database)收集和整理PAEs对藻、溞和鱼等3个不同营养级物种的急性毒性数据中半数致死/效应浓度(median lethal/effect concentration,LC50/EC50)和慢性毒性数据中最大观测无效应浓度(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NO-EC),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assessment factor,AF)(数据如表7所示),推算水体中PAEs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redicted no effect concentration,PNEC)。淡水环境系统AF值的取值条件如表7所示,对于第1种情况,PNEC为最小LC50/EC50与对应AF的比值;对于第2至第4种情况,PNEC为最小NOEC值与对应AF的比值;若慢性毒性数据满足三门八科的要求,且多于10个NOEC数据,则可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