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9 不同性别高校教师体质指标差异》

《表9 不同性别高校教师体质指标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风险源辨识的广东省高校教师体质测评标准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依据高校教师样本数据进行体质因素的分析及初步建立评分标准。分析性别、年龄因素的主体效应及交互作用(排除俯卧撑及仰卧起坐的数据),采用双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进行的交互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因素的Wilk lambda值为0.374(F=359.136,P<0.001),年龄因素的Wilk lambda值为0.899(F=3.042,P<0.001),性别及年龄因素交互作用的Wilk lambda值为0.853(F=1.581,P<0.001)。因此,性别、年龄这两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高校教师体质均有显著影响,在制定其体质各单项常模及评分标准时,需要考虑性别、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为进一步构建各单项常模及评分标准提供依据,如表9,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各单项体质存在明显的区别,男性高校教师的肺活量、握力成绩水平明显优于于女性,女性的BMI值优于男性,因此初步判断各单项皆需要进行性别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