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国内外部分饮料酒中EC的污染水平》

《表2 国内外部分饮料酒中EC的污染水平》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饮料酒中EC的污染水平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在中国,EC普遍存在于酒类中,检出率在83.6%以上,其中我国部分省市的黄酒更是100%存在EC的污染。黄酒中EC含量高可能与发酵过程中尿素的形成有关。浙江白酒中EC污染水平最高,为72μg/kg,低于国外蒸馏酒限量(100μg/L)。香港黄酒中EC污染水平最高,为265μg/kg,其次是浙江省160μg/kg,均高于日本清酒限量(100μg/L);Chen等[15]对比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湖南、安徽及福建等7省(市)黄酒中EC含量,浙江黄酒中EC含量较高。新疆葡萄酒中EC污染水平最高,为30.3μg/L,略高于国外葡萄酒限量(30μg/L)。可见,EC有待于被我国列为重点监测项目,开展风险评估,建立国家限量标准,指导和控制饮料酒中EC污染。如表2所示,在国外酒类中EC的污染同样存在,检出率在78.2%以上。其中巴西卡沙萨酒中EC平均含量为0.18 mg/L,略高于巴西蒸馏酒限量(150μg/L);其余各国饮料酒中EC的污染水平均较小。EC污染水平的差异反映饮料酒的生产、加工、发酵、蒸馏等工艺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