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北西向断裂伴生盆地统计表(聂冠军等,2019)》

《表1 北西向断裂伴生盆地统计表(聂冠军等,2019)》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右江地区新生代断裂活动及构造变形机制的物理模拟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地质历史上,这些断裂发生过多期活动,是继承性活动断裂。在新生代这些断裂有明显活动,断裂经过之处,大多形成平直狭长的“V”型谷地,两侧断崖、三角面发育(图3a)。其新生代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1)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断裂带中多发育产状陡立的断层,断面上可见大量近水平的左旋擦痕(图3b),沿断裂多处可见地质体和山脊左旋错移现象,错移位移量可达几千米,最大可达12 km(图4);(2)具有多期活动性,北西向断裂上发育十多个古近纪和新近纪盆地,在一些盆地中可见断裂切割新近系(表1,图3c),在一些第四系覆盖地区依然可见断裂出露(图3d)。在一些河流阶地中可见北西向断裂多期活动现象(图3e—3g;Nie et al.,2019);(3)不同断裂在新生代起始活动的时间不一致,具体表现为各断裂的伴生盆地的开启时间早晚不一(表1);(4)第四纪依然有较强的左旋走滑活动,据宋方敏等(2004)研究,晚更新世以来右江断裂的水平位移速率可达1.47~1.98 mm/a(宋方敏等,2004)。这些断裂对水系存在较强的控制作用,沿断裂发育盘龙江、左江、黑水河、右江等中大型河流,多处可见水系被断裂左旋错移现象(图3h)。此外,右江地区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有史书记载以来该区共发生4~6.75级地震二十余次,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北西向断裂上(宋方敏等,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