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2015年以来中国大米、小麦和玉米实际进口及其关税配额使用情况》

《表6 2015年以来中国大米、小麦和玉米实际进口及其关税配额使用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农业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为商务部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2020年进口关税配额数量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网站

为了便于对比中国进口大米、小麦和玉米完成配额量情况,可以从2015年到2018年期间中国实际进口这三类粮食数量及其占配额的比重情况开展分析。入世谈判,允许中国大米每年设计532万吨的关税配额量(参见表6),而每年实际进口大米在300多万吨至大约400万吨之间,进口大米量占配额比重大约在60%左右至75%左右,也就是说尽管中国未必存在大米缺口,甚至中国大米存在阶段性过剩,但是中国仍然进口了大部分配额的大米。与大米有差异的,是小麦进口实际数量占配额比重相对较低。入世谈判,允许中国小麦每年设计963.6万吨的关税配额量,而每年实际进口的小麦多数年份大约在300多万吨,占配额比重不足50%,也就是说中国较少使用配额来进口小麦。玉米配额完成程度波动较大。入世谈判,允许中国玉米每年设计720万吨的关税配额量,而实际进口的玉米量,有的年份不足300万吨,有的年份超过400万吨。相应的,实际进口的玉米量占配额的比重,有的年份不足40%,有的年份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