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MTCs的分类:浅谈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的结构、成因分类以及识别方法》

《表2 MTCs的分类:浅谈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的结构、成因分类以及识别方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浅谈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的结构、成因分类以及识别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针对MTCs的分类已有多名学者进行过研究,分类方式概括来说包括:按颗粒支撑机制、外部形态、物源位置、流体力学性质和沉积物浓度等5种方式[24~29](表2)。Middleton等[24]基于沉积物颗粒支撑机制,将MTCs划分为3类,即分散压力支撑的颗粒流、基质强度支撑的碎屑流和逃逸流体支撑的液化沉积物流。这种分类由于专业性太强,不便于推广。潘树新[25]依据MTCs的外部形态,将其划分为扇形体系和非扇形体系;Moscardelli等[26]根据MTCs的触发机制和形态规模,把MTCs从物源位置上分为附属型和非附属型两种。Nemec[27]基于MTCs的搬运过程及流体力学性质,将MTCs分为蠕滑、滑动、滑塌、塑性流。Shanmugam[28]和Posamentier等[29]在系统总结Nemec[27]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MTCs搬运过程的流体力学性质和不同阶段的沉积浓度,将MTCs分为滑动、滑塌和碎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