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

《表2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6-2018年肺结核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变化趋势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天然耐药或未做药敏试验

从药敏结果(表2)可以看出,分离出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对第一、二代及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药物均产生了明显的耐药性。而从3年间的变化趋势来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从2017年出现了明显升高,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此外,铜绿假单胞菌对几乎每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近两年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的增加,提示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更加谨慎。肺炎克雷伯菌方面,2016-2018年大部分头孢类药物和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头孢唑啉的敏感性从2016年的96.2%降到了2017年的0,全部转为中度敏感或者耐药。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提醒医生在发现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时,应谨慎使用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建议选用碳青霉烯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药物[8,9]。鲍曼不动杆菌近3年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2017年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除了阿米卡星之外,其余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均下降到60%以下,这将大大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鲍曼不动杆菌亦是引起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容易受感染的患者以ICU最多,其次为呼吸内科患者。而肺结核患者一般免疫力较为低下,也属于鲍曼不动杆菌的易感人群,因此,临床上除了需要对已经合并感染了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外,也需要防范新发肺结核患者引起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10]。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显示,自2016年开始,大肠埃希菌除了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头孢替坦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他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已经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特别是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等都已经有着超过50%的耐药性。而与肺炎克雷伯菌类似的是,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的敏感性也从2016年的82.6%转变为2017年和2018年的完全耐药。大肠埃希菌同样也是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日益增多,已从2016年的45.5%上升到2018年769%,也就是说,临床上肺结核患者合并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大部分已经对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这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采取干预措施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和传播已经刻不容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