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反应条件优化和对照实验》

《表1 反应条件优化和对照实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HKUST-1单位点铜催化CO_2/CS_2成环耦合三氟甲基化反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代表未添加。

以N-苄基-2-苯基丙烯-2-烯-1-胺(1a)、CO2、Togni's ReagentⅡ合成三氟甲基化的杂环唑烷酮为模板反应,使用HKUST-1作为催化剂,对反应条件进行探索和优化,1a(0.25 mmol,55.8 mg),Togni's ReagentⅡ(0.3 mmol,94.8 mg),HKUST-1催化剂[基于Cu2(O2C)4双轮桨节点,催化剂最简分子结构式为Cu2(BTC)4/3·2H2O,摩尔质量为439.28 g/mol,用量5%,0.0125 mmol,5.5 mg,下同],碱性添加剂DBU(0.5 mmol,76.1 mg),CO2氛围(气球、101.325kPa),乙腈溶剂(4 mL),反应时间12 h,实验方法同1.4.1节,结果如表1所示。首先,考察了不同温度对催化反应产物产率的影响。室温反应12 h后,目标产物唑烷酮2a分离产率为33%(序号1)。考虑到Cu2(O2C)4双轮桨节点对于Togni's ReagentⅡ和底物的配位活化是热驱动过程,故尝试升高反应温度,在45℃温和加热条件下,产率显著提升至81%(序号2);继续升高反应温度至60℃,产率仅有微弱提升(序号3),因此,确定45℃为最优反应温度。接下来,探究了碱性添加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在不添加任何碱性添加剂的情况下反应不发生(序号4),说明碱添加剂对于底物脱质子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使用2,4,6-三甲基吡啶(Collidine)、N,N-二异丙基乙胺替代DBU时,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是18%和36%(序号5,6);而当采用无机碱K2CO3及Cs2CO3替代DBU时,产率极低,分别是12%和13%(序号7,8),证实DBU为该反应体系的最佳碱性添加剂。然后,探究了反应体系在不同溶剂中的反应效果,分别采用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和二氯甲烷对乙腈进行替换,得到的产物产率分别是44%、51%、16%和38%,结果表明,乙腈体系是该反应的最优溶剂体系(序号9~12)。随后,对催化剂用量进行了考察,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不发生,反映了铜催化位点的关键作用(序号13);将HKUST-1用量减半,反应效果下降明显,产率降至27%(序号14);而当HKUST-1用量增加至10%时,反应效果提升并不明显,产率为84%。综上,得到优化反应条件如表1中序号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