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风洞流场参数:不同入射激波条件下激波与湍流边界层干扰的实验研究》

《表1 风洞流场参数:不同入射激波条件下激波与湍流边界层干扰的实验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入射激波条件下激波与湍流边界层干扰的实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的激波与湍流边界层干扰相关实验研究是在国防科技大学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的超声速低噪声风洞(如图1所示)中进行的.因实验室改造,该风洞被拆除后经过改造恢复安装,并在风洞的稳定段中设计安装多孔倒锥、阻尼网等整流装置,开展实验工作前使用Kulite XCE-062型高频脉动压力传感器以皮托管的测量方式,在喷管出口横截面中心处对风洞来流品质进行重新标定测试.该超声速低噪声风洞在气动结构设计时,喷管与实验段采用直连式设计,这样实验段内喷管出口流场不会存在外菱形区,整个实验段为均匀的有效流场,增大了实验有效区域[26,27],有利于开展激波与边界层干扰精细结构及流场特性的研究.超声速低噪声风洞采用吸气式运行,气源为经过干燥除尘后的大气,来流总压P0=0.1 MPa,总温T0=300 K,湍流度<5‰[28,29].风洞实验段长550 mm,高120 mm,宽100 mm,实验段的四壁都安装有大尺寸的光学观察窗口,便于从多个方向对实验段流场进行测量.在本文实验中,超声速低噪声风洞的运行马赫数为3.4,风洞流场参数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