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配合物的L-J体系极小能随α(1)和α(2)旋转角变化》

《表4 配合物的L-J体系极小能随α(1)和α(2)旋转角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2,4-二氯苄基)氯化锡二甲基甲酰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晶体分子结构为初始构象,设所考察的单键发生旋转时,其它原子或基团不发生位移,考察锡-碳(氧)键及该碳与苯环单键旋转(为了简化计算,取每旋转5°,计算一个单点能)形成空间各个构象的L-J作用能与旋转角的关系[11]。设Sn(1)-C(1)键旋转角为α(1),C(1)-C(2)键旋转角为α(2),体系能为E(A);Sn(1)-C(8)键旋转角为α(1),C(8)-C(9)键旋转角为α(2),体系能为E(B);Sn(1)-C(15)键旋转角为α(1),C(15)-C16)键旋转角为α(2),体系能为E(C),产生三维体系能随旋转角[α(1),α(2)]变化。配位DMF分子向Cl-Sn键的反向进入与锡配位产生O(1)→Sn(1)后,由O(1)-Sn(1)键旋转α,DMF将产生空间影响,体系的二维能量E(D)随α[O(1)-Sn(1)]的变化曲线,如图4(D)所示。DMF的作用在相对初始结构160°和280°时分别存在两个极大能量值,最大能垒为208.30 k J/mol,可见,DMF空间影响不大,另外,DMF的空间效应还有三个能量极小点:在相对初始结构68°、220°和349°时,E(D)分别为-613.98,-595.02和-603.34 k J/mol,因此,DMF在晶体结构中影响较小。从图4的E(A)~E(C)看出,体系能随α(1)和α(2)变化的能值为曲面,其中存在多个极大能,表明苄基的空间作用有着明显的影响,且三个2,4-二氯苄基的影响也不同,它们的最大能峰值分别为E(Amax):8 899.94 k J/mol、E(Bmax):22 822.49 k J/mol和E(Cmax):1 185.24 k J/mol,可见,处于Z式的2,4-二氯苄基产生极高的能垒,为极不稳定的一种结构。处于同向的两个2,4-二氯苄基之间的这一作用能相对较低,第三个苄基[环C(16)~C(21)]产生的能垒较小,这从理论上支持了三(苄基)氯化锡的螺旋桨结构[4]。从图4和表4还可见出,配合物的三个2,4-二氯苄基的空间构型还存在17个E(Amin)和15个E(Bmin)、E(Cmin)极小能,这些低能构象中,相对结构的初始旋转角,最低体系能在α(1)和α(2)分别为55°、190°和60°,180°时,E(Amin):-631.13 k J/mol;分别为50°、185°时,E(Bmin):-617.41 k J/mol;分别为315°、330°时,E(Cmin):-626.05 k J/mol。进一步证明,处于Z式2,4-二氯苄基的低能构象较高于另两个苄基引起的空间影响大,最高体系能与最低能差ΔE(B)>ΔE(A)>ΔE(C),均得一致的空间影响,为有机锡配合物的配位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