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内吸性杀虫剂在黄瓜茎部用药处理下对瓜蚜的致死率》

《表2 内吸性杀虫剂在黄瓜茎部用药处理下对瓜蚜的致死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内吸性杀虫剂对瓜蚜生物活性及种群实时增长率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数据后标有不同字母表示经Tukey’s HSD检验后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其中大写字母表示同行数据之间的比较,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浓度水平(即低、中、高浓度)及相同施用时间时不同杀虫剂种类之间的比较

9种内吸性杀虫剂通过在黄瓜茎部施用杀虫剂后对瓜蚜的致死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施用杀虫剂后1~3 d,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的校正致死率仅为-64.1%~-35.6%,显著低于其他杀虫剂(P<0.000 1)。施用杀虫剂后7 d,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70%吡虫啉散粒剂的校正致死率在81.4%~100.0%,显著高于其他杀虫剂(P<0.000 1);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最低,仅为11.6%~44.4%。施用杀虫剂后15~20 d,不同杀虫剂的活性大小顺序为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校正致死率为95.0%~100.0%);70%吡虫啉散粒剂、10%烯啶虫胺水剂(校正致死率为73.7%~95.5%);25%噻虫嗪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校正致死率为33.2%~84.6%);20%呋虫胺散粒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校正致死率为13.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