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

《表1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动态特征与趋势预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生态承载力研究是在资源、环境、人类社会和经济包含在内的复杂生态系统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本研究参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2]及相关文献[20,23,24],结合洞庭湖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实际,通过层次分析法,将洞庭湖区3个市的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以生态承载力作为评估体系的目标层,根据生态承载力内涵,将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协调力3个方面作为评估体系的准则层。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学性、可比性、简明性、动态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最终指标体系(表1)。生态弹性力大小通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土地垦殖指数7项指标反映,代表区域生态系统的状态;资源环境承载力通过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万元GDP用水量、化肥施用强度(折纯量)、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5项指标反映,代表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和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容纳能力;社会经济协调力由人口密度、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5项指标反映,代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