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合金在不同温度及速率下达到峰值应力所对应的应变》

《表1 合金在不同温度及速率下达到峰值应力所对应的应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β-T51Z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与组织演变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T51Z合金在变形初始阶段,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量的增加直线上升,迅速达到峰值应力。同时随着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变化,合金达到峰值应力所对应的应变值(εp)也发生变化,如表1所示,可知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达到峰值应力所对应的应变值逐渐降低,即合金经过少量变形后便开始发生软化。这是因为在变形温度升高或应变速率降低时,合金中原子的扩散能力加强,因而更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因此峰值应力所对应的应变值逐渐减小。当流变应力达到峰值应力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流变应力逐渐降低或者降低到一稳态值保持不变,呈现明显的流变软化特征。这是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相互作用的结果[16]。变形初始阶段由于合金内部存在大量位错塞积,此时加工硬化占主导,流变应力呈直线增加。且对比图2a和2c可以发现,应变速率越高,合金变形更加剧烈,加工硬化现象更加明显;随着变形继续进行,流变应力达到峰值,此时加工硬化与动态软化达到动态平衡;到达峰值应力之后,变形储存能为动态再结晶提供驱动力,发生动态再结晶软化,当动态再结晶软化占主导时,流变应力表现为下降或达到稳定值[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