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吸入作用分析回归结果》

《表2 吸入作用分析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员工持股计划、集体激励与企业创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相较于基准回归,列(2)进一步将公司(人数)规模的对数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回归中,以排除人口规模的影响。

(1)吸入作用。为了检验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性人才的吸入作用,本文将创新性人才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发现,尽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在当年和滞后1期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吸入作用相较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没有显著的增加,但是在实施后的第2年,开始出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从整个3年时间窗口来看,其整体效应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达到了0.582,这说明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3年周期内,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吸入作用比没有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高出58.2%。这反映出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性人才的吸入作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劳动力市场与企业信息的不对称,在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初期,创新性人才对这一政策往往处于怀疑和观望状态,但随着政策实施红利的逐渐显现,其对创新性人才的吸引力也会逐步递增。这证实了本文的假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