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9 耐热钢接头再热裂纹的控制原理》

《表9 耐热钢接头再热裂纹的控制原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铁研试验的耐热钢接头再热裂纹倾向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斜Y形坡口裂纹试验结果,耐热钢焊接生产中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拘束应力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焊缝中氢的数量及分布是可以控制的。根据再热裂纹产生要素(过热区粗晶组织、拘束应力、扩散氢以及高温行为)缺一不可原理,生产中大量应用的是表9所示工艺途径,包括四方面控制:一是焊接材料选用。调整焊材成分,将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中HAZ粗晶区的塑性变形转移到焊缝金属中。在热处理高温过程中焊缝变形释放应力,使得HAZ粗晶区不再是变形薄弱环节,从而避免再热裂纹产生。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采用Mn、Si、Ni、Cu等中温强化元素调整配方,研制了一种用于工作温度低于350℃、强度限为600MPa的、再热裂纹倾向低的低氢型SG-2专用电焊条,成功应用在BHW38锅炉汽包的40只下降管接头。按照制造工艺进行了650℃消除应力热处理,经检测未发现再热裂纹,顺利通过水压试验。汽包在电厂运行多年,未发生事故,生产应用效果显著[8]。二是低应力化工艺及参数选择。例如采用低热输入工艺(小直径焊条、小规范、直线运条、分段施焊等)、中间消除应力热处理工艺以及提高工件预热温度等。目的是降低或减小接头焊接残余应力水平,降低HAZ粗晶区再热裂纹发生率。三是低氢化工艺及参数选择。包括适当提高工件预热温度、焊后立即进行后热处理、采用低氢型焊条,以及采用低氢型工艺方法等。目的是控制接头中扩散氢,消除HAZ粗晶区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金属脆化,避免引发裂纹。四是适当降低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例如对于某些压力容器,采用较低的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如550℃,温度低碳化物析出数量不多,同时HAZ粗晶区蠕变变形也不大,HAZ粗晶区再热裂纹不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