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试验拱温度梯度参数(D=1.6 m)》

《表2 试验拱温度梯度参数(D=1.6 m)》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型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梯度试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图中可以看到,温度沿纵向最不利温度分布大致呈现出3段折线式分布模式和规范规定温度梯度模式相同。由截面边缘-核心混凝土-截面边缘包括降温段、平缓段和升温段,其中T1主要影响深度=T2主要影响深度=0.25 m小于规范D/4=0.4 m。从上述数据中按照不同季节为参考分别提取冬季和夏季沿竖向直径最不利温度分布,见图7。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桥址处山南地区海拔达3 700m,太阳辐射较其他地区尤为强烈,且截面温度分布受日照与气温影响显著。全年中,由于日地距离及太阳入射角变化,使得夏季太阳辐射在全年中最为强烈,冬季昼夜温差较夏季大约5℃。当夏季钢管混凝土拱肋受日照作用时,截面上缘受太阳辐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混凝土材料导热性能较差,实验结果表明,截面最大温差即截面最不利温度分布发生在全年太阳辐射最为强烈的夏季,按规范采用3段式拟合,其温度梯度沿纵向分布情况见图8和表2。其中夏季温差极值T1达16℃,T2达10℃,大于规范规定的T1=12℃,T2=6℃。桥址处夏季太阳辐射较冬季强烈,冬季日温差较夏季大,由图7可知,截面温度分布中日照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