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干旱历时D与干旱烈度S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 干旱历时D与干旱烈度S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具有函数型特征的干旱频率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实际干旱防治与规划中,中等及以上干旱是重点研究对象,表2是运用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的中等干旱(历时D>1)频率分布函数F(D)、F(S)所计算的不同流域各个站点的干旱重现期,安徽省所选取不同纬度站点的干旱程度差异明显。由表2可以看出,在以降水距平百分比为干旱指标,函数型数据修匀曲线所计算出的干旱重现期中,淮河以北站点宿州与阜阳D重现期与S重现期均超过8年;淮河附近站点,合肥与蚌埠的S重现期类似,围绕7.5年,平均小于北方站点,可以得出站点所处位置流域面积越大,干旱烈度随重现期的增加而增加的程度有所平缓;剩余六安站点与黄山站点由于水资源充足,国家灌溉项目扶持,S重现期与D重现期均较长,居中于8.5年附近,干旱烈度较小,且不易发生中等及以上干旱(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