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不同种源地莲继代培养叶、根、茎指标的差异》

《表6 不同种源地莲继代培养叶、根、茎指标的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内外8个不同种源地莲(Nelumbo)的成熟胚离体培养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初代培养30天的无菌苗为材料,以2个茎节作为一个单体进行剪切,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中培养,30天时调查各指标。所得隶属函数均值显示,8个种源地莲之间,越南莲总体生长势最好,其次为泰国莲,普兰店古莲增殖效果相对不佳(表6)。所有指标中,除叶数、总根数和茎节数外,其他指标在各种源地莲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叶相关指标中,叶柄长度差异幅度最为明显,美洲莲叶柄最长,约为最短的泰国莲2倍。相反,后者展开叶片数最多,而前者最少,但其叶长径最长,为其叶短径的1.35倍(表6),即组培条件下美洲莲叶片不同于其自然状态下的近圆形。单株幼苗形成芽数是评价莲幼苗增殖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继代中形成芽数最多的为越南莲,达10.6个,泰国莲以5.6个次之,美洲莲最少,仅1.3个,可见在芽增殖能力上越南莲远优于其他7个种源地莲(表6)。在根状茎生长方面,美洲莲呈现了茎节间延伸能力强的特征,其节间均长可达34.6 mm,但同时其茎节间最细;此外,亚洲莲中的越南莲和泰国莲幼苗也表现出根状茎节间偏细的特点,可能同其为热带、亚热带型资源相关。该类型莲的根状茎不膨大或少见轻微膨大,明显不同于根状茎显著膨大的藕莲和一般膨大的花莲。这些数据表明,在继代培养中,不同种源地莲的幼苗表现差异明显,相对而言,泰国莲与越南莲的长势更好、增殖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