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0 发展差距内生激励机制的估计结果》

《表1 0 发展差距内生激励机制的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非自愿搬迁对移民职业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三峡库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将现实与期望的差距状态作为发展差距的测度指标。具体而言,发展差距来自两个维度:一是基于纵向历史维度比较现在与过去状态的绝对差距,测度题项是“与三年前相比,您本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变化?”和“与三年前相比,您子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变化?”;二是基于横向异质群体维度将自身现在状态与同代人状态进行比较的相对差距,测度题项是“当前,与同龄人相比,您本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变化?”和“当前,与同龄人相比,您子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变化?”。度量方法和赋值方式同发展机会变量测度一致。本研究使用熵值法(1)对上述变量进行拟合,并划分为高发展差距组(大于均值)和低发展差距组(小于等于均值)。同时,也将绝对发展差距和相对发展差距按此方法分为高低两组以进行细致考察。表10估计结果显示,非自愿搬迁对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影响效应与搬迁后面临的不同发展差距水平相关。相比较低发展差距环境,较高发展差距对提升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产生了更大的激励效应,且这种激励主要源自较高的绝对差距和较高的相对差距。可能的原因是,如果个体所考虑的位置是出于理性的,那么较高的相对地位对达成个体所要达成的目标就至关重要(Sen,1983)。综上,研究假说H2b部分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