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组患者PTSMA围术期不良事件比较》

《表2 两组患者PTSMA围术期不良事件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定义:包括心原性死亡、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由于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搏骤停复苏及进展性心力衰竭;青年组,年龄<55岁;老年组,年龄≥55岁;PTSMA,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1 mmHg=0.133 kPa

PTSMA术即刻总体成功率为68.5%,青年组患者、老年组患者分别为66.7%、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8)。第一间隔支和第二间隔支为优选靶血管,总体消融平均酒精量为2.0(1.0,5.0)ml,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迷走反射或其他原因导致低血压为手术常见并发症。1例患者(66岁)术后因反复心房颤动发作最终导致心原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者(34岁)术后心功能不全经治疗后好转。10例患者发生短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患者(均≥55岁)因持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另外14例患者发生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部分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形成导致(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