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表1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依据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在遵循区域性、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基础上,结合西南喀斯特地区水文、地质、地貌、社会经济的特性,参考水资源安全评价的传统指标以及喀斯特地区地域特色及其特征指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赋存、供水、用水、效率及管理5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图1),这些指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该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其中,降水量、水资源量、产流系数以及降水时间变化情况等代表了水资源赋存状况,而水资源赋存状况又对地表、地下以及工程供水产生影响,不同的供水方式以及供水量会影响用水状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增加,会对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造成巨大压力,严重影响水资源供需平衡,胁迫反馈到社会经济发展中,促使人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如采用高效节水技术减少万元GDP用水量、降低亩均灌溉用水量等,并通过水资源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人类社会对水资源造成的压力,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控,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良性耦合发展。具体指标如表1,按各指标属性分为正向型指标和负向型指标,并分别对正向型指标和负向型指标进行赋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