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胶辽官话语法研究论文数量统计》

《表1 胶辽官话语法研究论文数量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胶辽官话语法研究综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1可以看出:一、胶辽官话自研究起已有40年历史,2000年以前胶辽官话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大致占研究总数的10%,但在2000年以后,论文数量激增,这说明胶辽官话语法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这其中包括许多硕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可见,胶辽官话语法研究虽起步较早,但发展较为缓慢,直到21世纪才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二、胶辽官话研究在区域研究上十分不平衡,山东半岛内的胶辽官话语法研究成果约占整体研究的95%;小片研究也同样不平衡,登连片、青莱片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盖桓片研究成果总体较少。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还发现平度、诸城、牟平、荣成、莱州、高密等地区有专门的方言志。除此之外,由于山东地区保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关于山东地区明清方言语法的研究也十分丰富,已有专门的论著,如:戚晓杰(2007)《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文献特殊句式研究》[4],翟燕(2008)《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5],冯春田(2012)《明清山东方言语法研究》[6],张俊阁(2012)《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7]等,明清方言语法研究对山东地区现代汉语方言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胶辽官话语法研究不仅在时间和地域上特色鲜明在研究内容上也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根据研究内容统计出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