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标准当量的计算与时间修正》

《表3 标准当量的计算与时间修正》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遥感数据的大尺度区域水田空间格局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粮食价格系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3种粮食平均成本收益情况表中每50kg主产品的平均出售价格计算得出;以2015年全国粮食类CPI为基线,根据不同年份的CPI进行标准当量的经济价值修正。

标准当量即1个标准单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价值量,为1hm2农田每年平均粮食产量经济价值的1/7[25],以此为参照可以确定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当量因子。不同地区生态系统之间服务功能的差异较大,考虑到生物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差异[23],使用NPP确定区域调节因子,根据2010年全国NPP数据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区域调节因子(表2)。此外,考虑到ESV变化具有时间效应,借鉴王航等[26]提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修订方法,引用全国粮食类CPI(1990=100)作为时间调节因子,以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波动的影响(表3)。经区域和时间调节因子修正后,得到长江经济带各年份标准当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