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炎症标志物与女性PYR/Cr比率变化之间的关系》

《表3 炎症标志物与女性PYR/Cr比率变化之间的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老年人血清炎症因子与骨密度变化及骨吸收相关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根据基线年龄、体重、身高、吸烟状况、PYR/Cr比率以及适当的基线标记或标记变化进行调整;b进一步调整RA、哮喘、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c进一步调整绝经时间。

hs-CRP、hs-CRP变化与绝经10年以上女性全身BMD变化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r=0.58,P<0.001;r=0.48,分别为P<0.01)。关于骨转换、hsCRP及其变化与整个样本中PYR/Cr比率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然而,经过绝经年龄的进一步调整后,它们与女性PYR/Cr比值的变化显著相关(表3)。在调整所有协变量后,基线IL-6、IL-6变化与全身和腰椎BMD变化之间均表现出显著关联(表2和图1)。进一步调整hs-CRP和TNF-α后,这些关联基本保持不变,甚至在髋关节变得显著(表2)。尽管IL-6、IL-6的变化和全身BMD变化之间的关联再次在女性绝经后等于或大于10年女性中出现(r=0.53,P=0.003;r=0.50,P=0.002),但是在绝经和IL-6与BMD变化之间没有显著的性别或年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于骨转换、IL-6及其变化与整个样本中PYR/Cr比率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然而,进一步调整绝经时间后,两者均与女性PYR/Cr比值的变化显著相关(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