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POD24预测模型总结》

《表2 POD24预测模型总结》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滤泡性淋巴瘤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POD24-PI:POD24预测指数,危险因素包括包括(EP300、FOXO1、EZH2)3个基因的突变、FLIPI评分>2分,具体评分计算方法详见文献[27];*:研究对象选自GLSG和BCCA实验组;#:研究对象选自PRI-MA实验组

尽管在免疫治疗时代FL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约20%接受一线诱导治疗的患者在确诊或一线治疗开始后24个月内出现复发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 within 24 months,POD24)[25]。这部分患者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和预后与未发生早期复发进展者有何区别,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者们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Casulo等[25]发现在接受一线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的FL患者中,POD24与OS相关,这部分患者的OS显著低于未发生POD24的患者(HR=1.89;95%CI:1.18~3.03;P=0.008)。后续研究在接受一线单纯化疗[26]、R-CV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27]及无化疗治疗[28]的FL患者中观察到了同样的结果。其中,FLASH[26]作为迄今验证POD24不良预后影响的最大规模研究,共纳入5 453例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一般状况差、高FLIPI评分和基线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升高与POD24或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但校正这些变量对预后的影响后,POD24仍是最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HR=5.67,P<0.001)。总之,基于治疗反应的预后因素可以鉴别出一部分高危患者。但由于其需要在治疗后评估,不能指导初期治疗决策,导致其临床价值有限,因此一些研究开始致力于探索预测POD24的基线因素。FLASH研究[26]发现,高FLIPI评分、男性、β2-MG升高和较差的一般状态与POD24相关,将β2-MG水平与骨髓受累与否联合(PRIMA-PI)预测POD24的特异性达74%[13](表2);Jurinovic等[27]研究发现将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因素结合可以提高预测POD24的特异性,并构建了POD24-PI(表2);近期研究还发现POD24与淋巴瘤侵犯部位[29]及肿瘤微环境[21]有关,结外受累部位≥2、特殊部位(脾、骨或软组织)受累及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低浸润水平均提示早期复发风险增加。如何更有效地识别早期复发患者、更精准地实行一线分层治疗仍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