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模型参数取值:中国粮食支持政策该向何处去——来自商品储备模型量化政策评估的证据》

《表1 模型参数取值:中国粮食支持政策该向何处去——来自商品储备模型量化政策评估的证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粮食支持政策该向何处去——来自商品储备模型量化政策评估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备注:a.根据2017年笔者调研数据,设定存储成本。b.损耗率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油仓储管理办法》附件《关于粮油储存损耗处置办法的规定》设置,其中原粮储存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自然损耗率不能超过0.15%、一年以上不超过0.20%,这里假设公共和私人储备成本相同,考虑

模型中最关键的参数是供给和需求弹性。以往有关供给和需求弹性的研究很少单独研究小麦的供给和需求弹性,仅有的几个研究在估计方法上有一定问题,因此,选择自行估计(感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估计得到小麦短期供给弹性约为0.3,需求价格弹性为-0.128。借鉴Bigman[19]的做法,把没有储备下的自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均设置为100。其他指标借鉴以往研究经验[17,23-25,30],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相应折算。赋值后运行基础模型、调整、校准部分参数后得到的参数见表1。需要注意几点:第一,小麦弹性估计基于面积数据,为了能使初始均衡产量维持在100,把单产标准化为1,假设天气等随机扰动的影响服从均值为0、标准差为0.1的正态分布;第二,根据2017年全年Wind数据库中小麦收购价格数据求得2017年小麦平均收购价为2 498.85元/t,大约相当于1.25元/500 g,同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为1.18元/500 g,大约比市场均价低5.6%,根据这个比例设定托市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