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11-2018年高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等级情况》

《表3 2011-2018年高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等级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家科技奖励导向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探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仅为通用项目)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2011-2018年期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数每年在40-65之间波动,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仅11项,高校作为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获得10项,分别为东南大学“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2011),清华大学斩获4项——“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2011)、“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2012)、“大跨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技术及其应用”(2012)、“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2013),南昌大学“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2015),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2017),浙江大学“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017),中南大学“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2018),北京大学“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2018),占高校作为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总数的3.4%,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材料、建筑等基础建设领域,对于我国基础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详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