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博士生学术交往活跃度的差异性分析》

《表4 博士生学术交往活跃度的差异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理工科博士生的学术交往活跃度与其影响研究——以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具体来看,不同类别博士生群体的学术交往情况存在一定差异,(1)在性别方面,男博士生与校内同辈的学术交往活跃度要显著高于女博士生(p=0.013,p<0.05),但二者在师生交往和校外学术同行交往上并没有明显差别。(2)在招生方式上,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三种类型的博士生仅在导师学术指导有效性、非导师的师生交往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表明,硕博连读博士生在上述两项学术交往方面的表现要优于普通招考生和本科直博生。(3)在学科上,工科博士生与校外学术同行的交往频次要显著高于理科博士生(p=0.022,p<0.05),而与校内的师生及同辈交往方面则没有太大的差异。(4)在实验室类型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层次实验室博士生的学术交往表现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师生交往、同辈交往以及同行交往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别,p值均小于0.05,而且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以下特点:国家重点实验室优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优于普通实验室。这也说明不同层次实验室所具有的学术文化氛围以及提供的学术网络资源有着较大差异(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