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各亚类别攻击行为和社交退缩行为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表3 各亚类别攻击行为和社交退缩行为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少年早期同伴侵害的亚类别及其稳定性:个体定向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在同一行中,具有相同字母下标的平均数在同伴侵害亚类别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不同字母下标的平均数至少在0.05水平上存在差异。

为考察同伴侵害亚类别中青少年的个体行为特征,采用方差分析检验同伴侵害亚类别在攻击行为和社交退缩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T1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同伴侵害亚类别的青少年在两种社会行为上有显著差异,F(9,4230)=34.29,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攻击行为上,不同亚类别间差异显著,F(3,1740)=23.54,p<0.001;在社交退缩行为上,不同亚类别间差异显著,F(3,1996)=83.17,p<0.001。事后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T2时的研究结果也发现不同同伴侵害亚类别的青少年在两种社会行为上有显著差异,F(9,4016)=23.27,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攻击行为上,不同亚类别间差异显著,F(3,1652)=23.54,p<0.001;在社交退缩行为上,不同亚类别间差异显著,F(3,1886)=48.23,p<0.001。事后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