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聚合物HFTBT-DA865的光伏性质》

《表2 聚合物HFTBT-DA865的光伏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4,7-二噻吩苯并噻二唑和异靛单元的受体-受体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光伏性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HFTBT-DA865为聚合物供体,PC71BM为富勒烯受体,制备了结构为ITO/Zn O(40 nm)/聚合物:PC71BM/Mo O3(15 nm)/Ag(100 n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并对不同的活性层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图7所示,详细数据列于表2.活性层膜制备的旋涂速率为900,1200和1500 r/min时,所得器件的开路电压(Voc)分别为0.78,0.83和0.72 V,短路电流分别为-5.07,-5.70和-5.32 m A·cm-2,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1.75%,2.28%和2.05%,填充因子分别为44.2%,48.4%和53.3%.随着旋涂速率的增大,器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光电转换效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填充因子逐渐增大.由此可知,随着旋涂速率的变化,器件的性能存在最佳值,旋涂速率为1200 r/min时器件性能最佳.在旋涂速率为1200 r/min的条件下,增大旋涂时的温度,器件的开路电压下降,短路电流变小,填充因子稍增大,光电转换效率下降,说明高温对改善材料的光伏性能不利.通过条件优化可知,旋涂速率为1200 r/min,温度为室温时器件性能最佳,最佳结果为:Voc=0.83 V,JSC=-5.70m A/cm2,FF=48.4%,PCE=2.28%.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不高,一方面可能是由HFTBT-DA865与PC71BM相近的LUMO值引起.尽管分子内ICT的存在,利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的发生,但是由于驱动力过小,从而造成电荷转移与激子分离驱动力比较小,导致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另一方面聚合物结构中4,7-二噻吩苯并噻二唑单元与异靛单元之间的二面角较大,不利于聚合物在薄膜状态时有序堆积,导致两单元间的共轭程度降低,从而导致材料的光伏性能变差.通过调控共聚单体的结构或选择合适的受体材料,有望进一步提高A-A类聚合物材料的光伏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