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例患者的迷走积分项目情况》

《表1 2例患者的迷走积分项目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停搏2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阵发性三度AVB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有部分患者与迷走神经介导有关,有部分患者与房室交接区存在3相、4相阻滞有关:(1)迷走神经介导: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及部分心房肌,受刺激时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左侧迷走神经分布于房室结及部分心房肌,受刺激可引起AVB。迷走积分法是鉴别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Paroxysmal-AVB,P-AVB)的新指标[4]:(1)平时心电图正常,无AVB或室内传导障碍;(2)P-AVB前有PR间期延长;(3)P-AVB前有PP间期减慢;(4)P-AVB可被PP间期减慢引发(无AVB或室内传导障碍);(5)心室停搏期间窦性频率减慢;(6)PP间期缩短可终止P-AVB;(7)期前收缩引发P-AVB;(8)逸搏使房室传导恢复。以上指标(1)~(6)一项阳性时积1分,(7)~(8)一项阳性时积-1分,提示器质性P-AVB。当积分≥3分时,高度提示迷走神经介导,可避免起搏器治疗。当积分<3分,尤其是希浦系统阻滞时,应立即给予起搏器治疗。结合本文2例患者的心电图,迷走积分(表1)均<3分,应立即植入起搏器。(2)房室结以下部位4相阻滞。舒张期去极化增强,膜电位升高,直至阻滞窦性激动顺传心室,此时室上性激动到达过迟,形成4相阻滞,且少见逸搏出现。房性期前收缩P′波未顺传,系遇及房室交接区3相阻滞,其后的窦性P波未能顺传,系遇及房室交接区4相阻滞,直至发生1次室性逸搏后通过韦金斯基作用才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