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的食味值》

《表4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的食味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同一品种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处理间差异达5%和1%显著水平。ns表示差异不显著。缩写同表2。

就2017年来看,常规粳稻的食味值表现为高产优质>中产优质>高产不优质(表4),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的食味值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高出18.64%、16.95%,差异极显著;在外观、硬度、平衡度上与高产不优质类型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在外观上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高出34.00%、36.00%;在黏度和平衡度上,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高出33.33%、27.45%和37.5%、35.42%;硬度比高产不优质类型均高出12.12%。对应类型品种食味值各指标在不同年度间都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