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牡蛎壳煅烧前后的物理特性》

《表2 牡蛎壳煅烧前后的物理特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物源碳酸钙对污水中Pb(Ⅱ)和甲基橙吸附行为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分析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小,对煅烧前后的牡蛎壳进行N2-BET表征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煅烧后牡蛎孔径变小,粒径明显增大,比表面积也相应增加了14.1%(表2)。因此,通过600℃的煅烧,不仅可去除牡蛎壳表面的有机质,还可以增大比表面积,更利于吸附[6]。通过Zeta电位仪分析得到煅烧牡蛎壳粉的平均粒径为4.2μm,表明样品的粒径较大,为微米级材料,同时牡蛎壳的表面电位为–19.1 mV,为电负性,更有利于样品吸附金属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