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四个阶段关键词变化》

《表8 四个阶段关键词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学20年:1998—2018》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说,互联网经过20年商业化发展,摆脱了成为泡沫的命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济形态,并与传统经济不断融合,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也进一步推动着相应学科的发展。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引发了新一轮关于技术的经济学讨论。虽然这些技术普及率仍不高,无论是民众还是学界对其认识仍有局限,但是对其经济学的研究态度与1998—2000年对互联网的态度极其相似。以一种“站在现在看从前”的视角来思考这类研究,可以推知,无论是哪个阶段,都会有一些新兴技术对经济社会造成冲击,但在对这些技术有充分认识前,是难以进行全面而精准的理论分析的,而充分的认知,往往来源于其在现实环境中的表现,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纵然是互联网这类快速发展的行业,也在经历了20年的商业化发展后,直至最近两年,学界对其的研究才逐渐与传统经济理论进行对接———一些学者致力于用传统理论解释与分析互联网经济中诸如经济增长、消费、平台垄断等新现象、新问题(郭家堂和骆品亮,2016;孙蒲阳等,2017;孙宝文等,2017);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需要进行相应的理论重构(江小涓,2017;何大安,2018)。对一项技术进行经济理论上的研究,其实可以看作这项技术经济属性成熟的标志。因此可以认为,对包括互联网技术在内的某项技术的研究,初期是以技术导向为主的探索性研究,随着其影响的日渐深入,现实会驱动研究持续进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本身也可以证明某项技术的实践价值。上述过程可以看作新技术进入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