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三个区域内芦苇碱蓬种群密度、株高、地径、生物量》

《表1 三个区域内芦苇碱蓬种群密度、株高、地径、生物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碱蓬混生群落空间点格局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不同字母表示区域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性显著

三个研究区域内芦苇和碱蓬种群的种群密度、株高、地径、生物量如表2所示。碱蓬种群密度排序为:中部滩涂湿地>近海区域>黄河边。其中中部滩涂区域与近海区域碱蓬种群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2),而黄河边碱蓬种群密度与中部滩涂区域和近海区域均无显著性差异。碱蓬株高排序为:近海区域>中部滩涂湿地>黄河边。其中黄河边与近海区域碱蓬株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部滩涂区域与近海区域和黄河边均无显著性差异。碱蓬地径排序为:黄河边>中部滩涂湿地>近海区域。其中黄河边和中部滩涂湿地碱蓬地径与近海区域碱蓬地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黄河边和中部滩涂湿地碱蓬地径无显著性差异。碱蓬生物量排序为:中部滩涂湿地>黄河边>近海区域。三个区域内碱蓬生物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1、<0.001)。芦苇种群密度排序为黄河边>中部滩涂湿地>近海区域。三个区域内芦苇种群密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芦苇株高排序为:黄河边>近海区域>中部滩涂湿地。黄河边和近海区域芦苇株高与中部滩涂湿地芦苇株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5),黄河边和中部滩涂区域无显著性差异。芦苇地径排序为:黄河边>中部滩涂湿地>近海区域。其中三个区域内芦苇地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0.004、<0.001、<0.001)。芦苇生物量排序为:黄河边>中部滩涂湿地>近海区域。其中黄河边与中部滩涂湿地和近海区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0.007、0.001),中部滩涂湿地和近海区域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