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载录医家医案与医话数目》

《表1《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载录医家医案与医话数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和《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赠诊医草》论近代广东中医之学术风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n/则

卢朋著(1876-1939),名雄飞,广东新会人,时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药物学、方剂学教员”,编有《方剂学讲义》《药物学讲义》《医学史讲义》和《四圣心源提要》[11]26,135-136。陈惠言(1869-?),名汝来,广东南海人,时为“全体生理学教员”,著有《生理学讲义》《形体生理学》《内科杂病讲义》等[11]26,136。冯瑞鎏,广东南海人,为“伤寒、温病教授”,著有《伤寒论商榷》[11]26。陈任枚(1870-1945),广东南海人,为“病理学教员”,1927年至1936年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著有《温病学讲义》(与刘赤选合著)[11]26,42-44,127-128。梁翰芬(1876-1960),广东番禺人,为“诊断学、疗治学教员”,兼赠医处主任,著有《诊断学讲义》《治疗学讲义》等多种[11]136。陈颂冕事迹不详,当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早期教员。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是当时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医学府,《赠诊医草》之6位应诊大夫既是中医专校之教员,也是当时广州中医国手[12],故《赠诊医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东中医临床之基本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