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三大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集约度比较》

《表2 三大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集约度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粮地边际化演进研究:1990~2012年》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作为理性的耕地经营者,当种粮收益持续下降时,粮地就有可能为其他高地租用地所排挤。从上述粮经作物收益的比对可以看出,不同类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较收益差序格局明显,这是否会引致其投入强度的差序呢?为此,笔者以三大粮食作物粮地利用集约度为基数,分别计算油料、棉花、蔬菜与其比值(见表2)。可以看出,对于油料作物,除个别年份外,其集约度总体低于粮食作物。但两者的差距并不大,倍数基本维持在0.90~1.00。油料作物较粮食作物集约度偏低,是由于其比较收益偏低。棉花作物耕地利用集约度高于粮食作物,年均比值为1.97,期间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升的小幅波动周期,相对于粮食作物,其高投入态势得以强化。但由于棉花收益的稳定性较差,1990~2012年其集约度的变化幅度较低。蔬菜作物的集约度不仅显著高于粮食作物,也远高于油料与棉花,与粮食作物集约度的年均比值达到4.31。蔬菜作物集约度的提高,固然与其高投入高产出的作物特性有关,但从其时序变化可以看出,其集约度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1995~2000年粮地发生较为明显的边际化现象后,油料、棉花、蔬菜的投入强度在不同阶段都有较大增加,其中蔬菜的集约度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经济作物集约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粮食作物的投入强度,进而引致粮地出现边际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