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习近平的农业文化功能观》

《表4 习近平的农业文化功能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习近平农业多功能性思想:从农业现代化到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理论与价值逻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农业文化功能体现为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教育、审美和休闲等方面的价值。习近平深刻洞察到农业文化功能的实现前提、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首先,农业文化功能的发挥得益于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2015),农业文化功能建立在农业社会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之上,因为,农业生态功能是动植物及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保障,而多样化的动植物及其生境则孕育了地方多元化的农耕文明,“中国的节日都是土地里长出来的,而西方的节日都是天上掉下来的”恰如其分的揭示了这一逻辑,即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来源于对自然的尊重、顺从和保护。其次,农耕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农耕文化之于中华文明意义重大。习近平指出悠久的农业生产实践孕育出了我国富于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文化的根与源,具有值得发掘、保护和传承的巨大潜力。最后,农耕文化之于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农耕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及“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7],孕育了我国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和乡村管理制度,并内化为被乡村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8],成为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协同最终促进乡村善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