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2007—2019年我国麻风病患病情况》

《表6 2007—2019年我国麻风病患病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2000-2019年主要热带病的流行与防治概况》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麻风分枝杆菌所致,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损害是渐进性的,如果患者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患者的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睛将会受到渐进性不可逆损害,并导致病人畸残,是WHO倡导要消除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已知的传播途径是接触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口、鼻以及通过与患者的长期皮肤接触,但确切的传播模式仍未清楚[24]。从WHO全球麻风病报告数据来看,麻风病负担保持稳定,并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总体流行情况减少缓慢,麻风疫情依然存在;我国的麻风疫情下降水平大于全球麻风疫情下降水平。在2000年,我国99%的县(市)已经达到WHO规定的消除麻风指标(患病率≤0.1‰),我国政府自己提出的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要求更高,要求患病率≤0.01‰,2000年我国90%的县(市)也已经达到这一指标[25]。近二十年来,我国的麻风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虽然新发现病例数有所下降,但是病例数下降的并不明显(表6),目前对麻风病的报道研究多是各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统计,全国的数据仅见于国家对外发布的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和一些大型学术会议,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国内麻风病多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消除麻风危害的根本方法和措施,然而,麻风病的延迟诊断和误诊情况一直存在,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好的检测技术能够快速诊断并确诊疾病,所以麻风病防控体系不能松懈,需要卫生行政和专业机构持续投入精力与经费,保持麻风病监测网络的正常运行[26],还要进一步强化多部门合作机制,结合当前的健康扶贫政策,实现“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治模式。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拥有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防治队伍,是我国战胜任何疾病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麻风病防治工作也不例外。我国在麻风病防治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麻风病防治人员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目前麻风病防治队伍却面临着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和人才匮乏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强麻风防治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不断创新防治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病例管理,满足畸残康复服务需求,提升全社会认知以减少歧视,确保麻风防治工作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