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施氮处理下L2~L5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动态》

《表1 不同施氮处理下L2~L5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动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滴灌棉花氮素营养估测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一生育时期同一叶位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植物叶片光适应下,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反应了PSII反应中心完全开放时的最大光能捕获效率,也称为最大天线转换效率。由表1可知,叶片光适应下PSII最大光能捕获效率Fv'/Fm'随着生育期推进呈逐渐降低趋势。出苗后70~100 d,顶2至顶5叶各处理下Fv'/Fm'分别下降了19.56%~29.91%、23.84%~35.67%、13.73%~37.85%和18.73%~46.89%;出苗后110~120 d分别下降了30.98%~73.98%、33.13%~76.68%、31.44%~64.39%和29.79~61.61%。出苗后70~120 d,叶片Fv'/Fm'下降率逐渐增大,且在出苗后110~120 d下降率最大,说明棉花吐絮期初期(出苗后120 d),叶片最大光能捕获效率下降较快,这可能是由于该时期叶片的衰老和施氮量的减少使得叶片光合作用受到较大抑制。对不同施氮量下叶片荧光参数Fv'/Fm'分析,发现出苗后70~110 d,未施氮处理下叶片荧光参数Fv'/Fm'与施氮处理间差异明显,总体呈N2>N3>N1>N0的变化规律,而且N2与N0处理下叶片Fv'/Fm'的差异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大,如在出苗后115 d和120 d,N2处理较N0处理分别提高了32.45%和63.21%,说明各叶片最大光能捕获效率对施氮量的变化较敏感,适量提高施肥量有利于提高叶片光能捕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