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自然条件选取依据:黑龙江垦区农户散居住宅格局影响机制》

《表1 自然条件选取依据:黑龙江垦区农户散居住宅格局影响机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黑龙江垦区农户散居住宅格局影响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土地性质为国有土地,与农区相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更为顺畅,土地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高效;因此黑龙江垦区农业区别于地方农业的小农经济,基本实现了农业专业化,形成了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模式[30]。同时垦区的人力资源配置与农区相比也更为合理,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人员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青壮年,性别与年龄比例更加均衡;并且垦区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在专业农业技师的指导和标准化的管理下进行,因此垦区的农业单产和农业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地方农区的农业生产。黑龙江垦区当下的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理想状态下、一定阶段内中国的农业发展目标,而田间散居住宅的存在主要表现出农户对于大规模聚居态农村居民点在服务农业种植活动方面存在着不便利,为提高农业种植活动效率而产生的相应行为,因而与种植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对田间散居住宅的空间分布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对研究区的实地调查走访,发现,耕地结构、耕地面积、田块破碎度、耕作半径、聚居居民点与行政区几何中心的偏差距离对建立田间散居住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决定了农业种植的强度与效率,而相比较于其他自然因素5者在各区域内存在较大差别,其可清晰的反映出区域农业种植活动的差异。鉴于此,本研究选取耕地结构、耕地面积、田块破碎度、耕作半径以及聚居居民点与行政区几何中心的偏差距离5个指标(表1),以田间散居住宅的核密度分布为基础,构建田间散居住宅与农业种植活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尝试揭示农业种植活动与建立田间散居住宅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识别田间散居住宅格局的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