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西北草原的分区和常见草种[21]》

《表2 西北草原的分区和常见草种[2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牧草资源研究刍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943年,由民国著名思想家罗家伦带领西北建设考察团赴西北考察;同年,美国水土保持专家罗德民(Lowdermilk)博士又率领西北水土保持考察团考察陕甘青等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由此西北牧草资源调查活动进入又一个密集期。时任甘肃农业改进所所长的汪国兴随团考察后,认为西北牧草问题在于“牲草欠茂”。他的建议是,“应即输入于短季及各种性质之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悉心研究,以定取舍,翻售易新,大量播种,同时牧民以收藏之法,以备冬季之用”[20]。畜牧专家顾谦吉对西北草原做了深入调查后,根据自然环境和草种情况将其划分为7大草区。他在《西北畜牧调查报告及设计》中详细阐述了各大草区的地形、土质、水源和草种(表2),同时提出了西北牧地草原改良办法设计[4,21]。西北水土保持考察团则基于水土保持之目的调查牧草资源,并希望能采集到利于水土保持的牧草以供推广。中国水土保持研究的先驱叶培忠历经陕甘青三省,深入考察了青海日月山、共和海和三角城分布的主要牧草种类及其生长习性。调查发现:当地干燥之处自生草类不下20种,以羽茅属之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ts)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湿润地自生的草类也近20种,以小糠穗草(Agrostis alba)、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等最为常见;其余半干燥地也各自有土生之草种。但总体上“牧草质量均非上乘,影响放牧至钜,极应选择理想品种,加以观测试验,进而举行杂交育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