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森林资源核算及相关领域重要作者社会影响力》

《表2 森林资源核算及相关领域重要作者社会影响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森林资源核算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根据百度学术及相关网站检索资料整理,数据时间截至2017年底。此表中所列成果总量涵盖了作者在森林资源核算及相关领域的全部成果,表1中只列示了作者在森林资源核算领域的文献,因此,同一作者表2成果数量大于表1成果数量。

结合共现分析,本研究领域有几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学术合作团队,发文量靠前的作者几乎都有团队的支持。突发性探测值比较靠前的几个聚类节点体现为该领域某一期间活跃团队发表了和以往研究具有较大差异的研究成果,成果往往具有创新性,节点的变化也反映出本研究领域作者的新旧交替。孔繁文、何乃蕙、高岚组成的研究团队较早地提出了环境资源核算研究的指导思想、环境资源核算的概念及其分类、价值计算方法、环境产业等问题。该团队借鉴国外的核算体系,运用市场价格逆算法、森林理论价格计算法、现行计划价格计算法对我国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核算(孔繁文等,1990;1995),其成果奠定了森林资源核算的理论基础及方法体系,为后续研究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温作民是我国森林生态会计的倡导者,首先提出将森林生态效益纳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与张长江、刘梅娟、乔玉洋组成的团队在2006?2012年围绕着森林生态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刘梅娟等,2012),引领和带动了国内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研究的开展,为林业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决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刘良源、江立秋、王少武、汤勇团队(2011,2018)进行了江西省生态功能区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碳释氧、保育土壤等森林资源生态功能的价值核算,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实践指导意义,推动了森林生态效益区域核算研究。戴广翠、张志涛、张欣晔、郭晔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相关问题,紧跟时代主题,服务于国家宏观政策。从整体看,各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较为明确,同时也会紧跟国家政策的发展不断更新研究角度,团队中都有核心人物居于主导地位。结合相关资料,从事本领域研究社会反响较大的作者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