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侧摩擦衬片最高温度表》

《表2 两侧摩擦衬片最高温度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摩擦衬片结构下盘式制动器瞬态热机耦合特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6所示为在不同摩擦衬片结构下,计算停止时(0.4 s)钳指侧和活塞侧的摩擦衬片表面温度分布云图。可以看出,3种结构的摩擦衬片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制动界面的制动温度。相比于钳指侧的原始摩擦衬片最高温度为370℃,A型摩擦衬片表面最高温度已降为254℃。类似的,活塞侧A型摩擦衬片表面最高温度由418℃降低到284℃。这说明沟槽的存在,减小界面接触面积,同时增大了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增大散热,降低界面温度。另外,由于界面沟槽的存在,界面高温主要集中分布在沟槽的一侧(靠近摩擦衬片进摩擦区域),另外一侧的温度相对较低,这说明界面沟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界面热量的转移,使得热量始终集中在摩擦衬片的进摩擦区域。B型摩擦衬片通过对摩擦衬片进行倒角处理,从而减小接触面积,因此表面降温效果同样显著。在此条件下,摩擦衬片的中间区域成为了高温集中区。相比之下,C型摩擦衬片在降低界面温度的同时,摩擦衬片表面温度分布变得更加均匀。此外可以看出,通过摩擦衬片结构修改,可以减少钳指侧和活塞侧的摩擦衬片表面温差,且C型摩擦衬片在改善两侧表面温差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两侧温差11℃),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