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常规指标对失血量的评估[14]》

《表1 常规指标对失血量的评估[14]》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下腔静脉影像学征象对容量状态评估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传统血容量评估指标包括血压、脉压、脉率、尿量等(表1),但其敏感性较差,仅可作为液体治疗时的辅助指标。随着血流动力监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和指标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中包括:静态指标(充盈压指标和容积指标)和动态指标(流量相关指标和心肺相互作用指标)两大类。其中中心静脉压是临床最为常用的容量评估指标之一,其主要通过中心静脉置管测得。然而这一操作大多只能在重症监护室或手术室中完成,并且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使用受到局限[2-3];被动抬腿试验,不受通气模式和心率失常的影响,但术中无法重复,更多用于ICU重症患者;呼气末屏气试验,仅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且自主呼吸不能过强[4];脉压变异率(PPV),需要动脉置管监测有创血压,且易受麻醉药物、疼痛刺激等影响,飘移较大[5]。结合了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的Pi CCO技术(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创伤较小,但仍需要中心静脉置管及动脉置管,且费用较高昂,不适合普及应用[6]。研究表明,有创血流动力学导管监测因为感染风险、技术繁琐,耗时、材料昂贵等问题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7],而且只监测压力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容量状态,仅能间接推测休克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