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岩石相向上转移差值矩阵》

《表4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岩石相向上转移差值矩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马尔科夫链分析在东海陆架盆地花港组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水下分流河道是辫状河道延伸到水下的部分,其沉积特征与辫状河道有相似之处.主要以砂岩沉积为主,也可见含砾砂岩及砾岩,底部可见冲刷面,砂岩中发育大量交错层理,其次为平行层理、块状层理、波状层理.研究区内水下分流河道岩石成分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成熟度较高,反映沉积物经历了一定距离搬运的特征.从岩心上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内不同的岩石相,建立岩石相向上转移概率模型(图3A),并根据岩石相向上转移矩阵计算得出岩石相向上转移差值矩阵(表4),通过采用向上转移出现次数较多的两个相邻岩石相为基础得到岩石相转换关系图.花港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岩石相在垂向上具有从G1x→G1m→S1m→S1ps→S1pl→S1pm→S1pg→S1lw→S1rw→S1h→Fd不规则的岩性正韵律剖面特征,自下而上表现为层理规模变小,具有多个旋回性,顶部常见沙纹层理及细粒薄层,反映向上水动力逐渐减弱特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