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腰椎退行性疾病观察组与对照组PILF术后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隙高度比较(±s,mm)》

《表1 腰椎退行性疾病观察组与对照组PILF术后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隙高度比较(±s,mm)》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术前骨密度T值对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椎间融合效果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 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破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无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术后观察组3例出现明显的内固定松动,对照组1例出现明显的内固定松动。81例均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图1、2),术后1周2组椎间孔高度以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年观察组椎间孔高度以及椎间隙高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1年对照组植骨融合29例,植骨融合率为70.7%;观察组植骨融合23例,植骨融合率为57.5%。术后2年对照组植骨融合35例,植骨融合率为85.4%;观察组植骨融合29例,植骨融合率为72.5%。术后1年(χ2=10.249,P=0.001)、术后2年(χ2=5.357,P=0.021)观察组植骨融合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