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浦城县地形高程及高程标准差的组合赋值》

《表2 浦城县地形高程及高程标准差的组合赋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浦城县早稻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3)孕灾环境的敏感性。从洪涝形成的背景与机理分析,浦城县暴雨洪涝灾害孕灾环境主要考虑地形和水系2个因子的综合影响。地形因子:主要包括高程和地形变化(高程标准差)。高程越低,高程标准差越小,则综合地形因子影响值越大;高程越低表示地势越低,高程标准差越小表示地形变化越小,地势越平坦;综合地形因子影响值越大表示越不利于洪水的排泄,越易形成涝灾。从浦城县1∶25万GIS数据中提取出高程数据,地形起伏变化则采用高程标准差表示,对GIS中某一格点,计算其与周围8个格点的高程标准差,从浦城县1∶25万GIS中数据采用25 m×25 m的网格计算地形高程标准差。根据浦城县地形地貌特点得出浦城县的地形高程及高程标准差的组合赋值(表2),进而得到浦城县地形影响指数的分布状况。水系因子:主要考虑浦城县的河网密度,河网越密集的地方,遭受洪涝灾害的风险越大。将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河流总长度作为中心格点的河流密度,半径大小使用系统缺省值,从浦城县1∶25万GIS数据中采用25 m×25 m的网格计算河网密度,从而得到浦城县河网密度,对其规范化处理后得到浦城县水系影响指数的分布状况。